继续加大漳河水库资源保护;筑牢防控屏障,保护人民健康;大开荆门打造湖北开放高地;抢抓机遇,打造“智能制造”高地……2021年,市政协委员聚焦民生福祉,紧紧围绕荆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履职,建真言,献良策,各职能部门强化责任,认真落实,把广大委员的心血智慧转化成荆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年来,市政协征集提案271件,立案256件。其中,市政协常委会议确定了11件年度重点督办提案。为进一步扩大政协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也便于接受全体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现将11件提案办理情况整理发布。
提案内容:关于继续加大漳河水库资源保护的建议
承办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市农业农村局、漳河新区办公室(会办)
办理结果:
加大违法建设整治力度,拆除漳河西岸线违法建筑物,对拆除场地植树植草,整治荷花岛农庄违规占用滩涂地。
严控迎水面经济林种植行为。设置监控探头10个,对库区森林资源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面源污染深度治理。组织申报漳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生态缓冲带建设工程项目。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将漳河水库水体及周边陆域纳入生态红线管理,出台漳河水库“三圈规划”和荆门市漳河水源地保护规划。实施漳河水库湿地公园勘界立标工程,设置界碑界桩356处。健全库心岛农业种植监管机制。强化宏图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治理。
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启动了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项目申报工作,力争纳入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
提案内容:扬优补短,促进农副食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承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办理结果:
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培育活力强、潜力足的市场主体。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3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做“精”、做“特”。2020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8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171.96亿元。
组织企业申报贴息、融资、税收等政策,包括2020年省级农业产业园区产业链建设资金、现代农业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专项资金、农业企业贷款贴息项目资金。2020年开展了16场银企对接活动,对接金额65.05亿元,银行实际投放金额43.77亿元。
狠抓品牌建设,聚焦“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40家企业成为“荆品名门”标识授权使用企业。
强力推进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五个一”工程实施。
提案内容:打造促进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的营商环境
承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行政审批局、东宝区人民政府、荆门高新区管委会·掇刀区人民政府(会办)
办理结果:
促进“放管服”改革落地落实,印发《荆门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政务事项实施清单。及时发布惠企利企的各项政策措施。
健全政策体系,印发《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进一步修订了支持现有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出台了创新活市政策、资本兴市政策、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以及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等。
支持本土企业,壮大地方品牌。编制《荆门市工业产品目录》,制订出台《荆门市分行业分部门组织本地产品对接活动工作方案》,开展专场对接活动,推广使用工业地产品。完善招投标办法,实施市场准入“零门槛”。
提案内容:大开荆门打造湖北开放高地,做强外贸助力内外两个循环
承办单位:市商务局(主办),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办)
办理结果:
推进设立荆门综合保税区,并将其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力争2022年、确保2023年年底前获得国务院批复。2021年2月,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正式开通,荆门国际内陆港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铁路物流作业区已基本建成。沙洋港、钟祥港正在逐渐崛起中,荆门对外开放机构基本完善。
2021年初,我市修订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我市外贸企业按每出口一美元奖励0.03元的标准实施普惠制奖励。出台《支持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政策措施》《支持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政策措施》等政策,优化了外贸营商环境。
为引导外贸企业打开国内市场,重点组织农产品、轻工产品与市内部分农超对接,促进达成合作关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线上广交会、服贸会及进博会等国内外贸展。已与重庆大龙网签订合作协议。下阶段,我市将依托此平台,全面带动外贸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销向全球。
提案内容:关于加快在荆门组建湖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议
承办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漳河新区办公室(会办)
办理结果:
市委、市政府拟整合现有资源,在漳河新区筹建一所1万人规模的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湖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暂定名),学院将开设涵盖通航全产业链学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我市已向省政府正式行文申请筹建湖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该项目已纳入荆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我市已成立湖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湖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拟依托荆门技师学院新校区和荆楚理工学院筹建,荆门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已于2019年12月14日开工,预计2021年8月完成整体搬迁。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文件要求,湖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条件已经成熟。
提案内容:筑牢防控屏障,保护人民健康
承办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办理结果:
落实措施,织牢织密常态化防控网。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9个工作组实行驻点督导。推动党员干部迅速下沉村(社区),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督促未设立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十必须十严禁”要求,切实守住基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坚持发热病人闭环管理。落实“人物地”同防,紧盯重点人群管理。严格管控进口冷链食品等重要物品。推进疫苗接种层层包保责任制。
补齐短板夯基础。2020年,我市争取抗疫特别国债项目66个,总投资21.1亿元。明确医院公共卫生职责和医防协同措施,建立市、区联动、综合监管制度,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监管效能。建立覆盖药店、学校、商超、个体诊室等重点场所的多点触发机制。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流程,发挥基层“哨点”作用。2021年,全市按照人均200元的标准落实全民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经费。
擘画蓝图,把健康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将推进“健康荆门”建设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健康荆门2030”行动规划》及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将“健康荆门”行动纳入各县(市、区)党政综合目标考核。
提案内容:全面加强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承办单位:市司法局
办理结果:
积极推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工作,指导全市各乡镇成立法律顾问服务团。在经费保障上,明确律师进村入社区工作经费,由各级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解决。进一步协调财政部门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还将协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公益岗位。
将尽可能多地开展律师及基层法律工作者的教育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素质。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人员考核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律师进村(社区)、进信访大厅、进信访疑难案件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及考核办法,提高我市村(社区)法律顾问整体素质。
将加大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先进模范的宣传,选树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秀法律服务工作者,引领全市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提案内容:抢抓机遇,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承办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会办)
办理结果:
成立荆门市智能制造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打造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政府制定战略、规划、政策和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专业服务。
创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依托亿纬动力、京山轻机、埃斯顿等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加快研制一批自主化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与核心工业软件等技术;支持建立由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
完善智能制造基础设施,实施“企企通”工程,开展园区、企业的“网+云+端”工业信息基础设施的试点示范建设,支持企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局域网,建立将资源、信息、产品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息物联系统,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生态体系。
加快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探索建立我市智能制造人才服务平台,开展精准引才、培养和后续服务。抓好各项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助推智能制造企业提档升级。
提案内容:让集中供暖暖足民心
承办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办理结果:
加大督办协调工作力度。督促中荆热能公司严格按照《荆门市集中供热专项规划》、《集中供热管网三年建设计划》以及荆门市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建设计划和用户的需求,加大管网建设力度,拓展供暖覆盖面,让更多百姓享受优质的集中供热服务。
规范集中供暖市场行为。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市政府新修订出台的《荆门市中心城区民用集中供热办法》,规范引导供热市场各方合法经营,确保供热市场秩序稳定;加大对供热行业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责令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照监管权限将违法违规线索转交给相关执法部门对其进行查处。
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该局将组织开展考察学习活动,考察先进城市集中供热措施,支持我市集中供暖行业发展壮大。
提案内容: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加强紧缺人才培养
承办单位:市教育局(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办)
办理结果:
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将产教融合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努力创建湖北科技创新样板城市。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好办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群。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实施“订单式招生、菜单式培养、点单式实训”培养模式。
发挥企业产教融合重要主体作用,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定期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育,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开展生产实践体验等活动。开展工匠、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提案内容:乘风而上加快打造智慧荆门
承办单位:市行政审批局(主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办)
办理结果:
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荆门建设的意见》等,印发实施了《荆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了8个专项规划。
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2297家单位的市电子政务外网,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5G商用网络试点。在全省率先建成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荆门云”。完成荆门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在全国地市率先制定5个大数据地方标准规范,数据共享交换能力全省领先。
推进智慧应用,协同办公已覆盖市直158家单位,政府系统单位可全面实现电子公文收发、流转。实现中心城区智慧城管、社管全覆盖。在智慧交通、智慧警务、智慧环保、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金融、税收和信用等各方面,搭建起一系列平台,如全省首家建成“荆e融”企业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可进、记录可查、网站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