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政协组织委员们读了樊一麟所著《新农经济》,该书着眼产业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升级路径,阐释了“农业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模型,对我们结合实际思考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通过学习,从农业产业链条数字化水平提升角度分析,我认为,我市加大农产品电商营销力度,促进农产品上行加速井喷,对实现我市农业产业产网融合新跨越意义重大,体会有两点。
一、农业产业发展中七个突出问题急需产网融合来解决
《新农经济》全面分析了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强调了七个方面的短板:一是农业种植效率低,生产标准程度低;二是农业产业中科技应用水平不高;三是农村网络与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四是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五是农业产业集群水平还不高;六是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还不够;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性不强。对比分析,这七个方面的问题荆门都客观存在。荆门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省前列,但品牌缺乏有效竞争力、农村电商发展较慢、农村商贸流通平台不健全导致市场开发不够,农产品上行的规模不大。尤其是农产品品牌化培育不够,地域品牌不响,电商、供销、物流等资源融合不够。农产品上行产品单一,以大米、葛粉、酱菜、风干鸡等工厂产品为主,农村电商发展不够,农村群众参与直播电商的规模不大,农村土特产品潜力挖掘不足。直连上游品牌商和下游电商网点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还未搭建,在降低农村商贸流通成本上还没有明显突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明显的还是农产品市场的开放性、竞争性、影响力和网络化差距还比较大,农产品上下行比还处于相对保守水平。要解决这些问题,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推进产网融合,加快农产品上行速度,促进农产品销售规模的井喷增长,倒逼农业产业发展高效标准、科创增值、市场畅通、集约集群、三产融合,向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二、农业产业产网融合要在农产品上行环节猛力引爆
《新农经济》中研究认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环节是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有效的市场营销能将农产品与大宗采购、批发零售、消费者进行链接实现价值传递和价值转化。要做好农产品市场营销环节的数字化升级,就要围绕农产品及其制品,定制专业性综合性交易平台,集信息发布、信用担保、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全过程升级,实现农产品供给的集约高效。就要依托综合交易平台,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拓展种植户、种植企业、加工企业与终端客户、批发市场、超市等对接渠道,形成稳定的产品供求体系。就要推动渠道商、品牌商、配送中心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促进传统农业流通链的改造升级。就要扩大宣传、加强培训、政策扶持,鼓励使用互联网平台,赋能各类农业产业主体完善数字化应用。对照这些理论,结合荆门实际,我们抓农产品市场营销数字化升级,最大的短板还是农产品上行差距大,所以,必须在农产品上行环节猛力引爆。主要建议在“四有”上下功夫。一是在实现“有平台帮卖”上下功夫。建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点、村级电商服务网点为节点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重点打造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培育县级电商龙头企业,支持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邮政快递业市场主体深化拓展电商功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集物流配送、仓储冷链、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电商小镇、电商专业村,大力培育电商主体和电商农户,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分类分层建立一批村级电商服务网点,不断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二是在实现“有货可卖”上下功夫。发展好优质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农产品上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突出组织化生产,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围绕农村电商发展实际,打造一些适合线上销售的爆款商品、网红产品,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提升整体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让品牌变流量、流量变销售。特别关注小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做到政府引导,由市场主体组织,形成可以线上销售的产品,进而带动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收入。三是在实现“有人会卖”上下功夫。培育一批熟练掌握电商经营,懂得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营销的电商人才,大力培育本土“主播”、农村“网红”。统筹用好人才培训的各类资源,开展农村电商专题培训,集中力量培养一批电商人才。通过培训,让农民手中的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电商成为新职业,让直播成为新农活,吸引农村人才参与到农产品上行中来。四是在实现“有渠道寄卖”上下功夫。持续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加强合作,做到所有快递品牌均可实现在村级服务网点现场寄件。引导邮政快递企业与农业生产主体、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对接,通过驻村设点、集中收寄、专线直配等方式,提供定制化、全方位的寄递服务。顺应农产品季节性强,对运输、仓储等基础设施条件要求高的特点,根据地区农产品的特性,针对性完善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提升寄递冷链综合承载能力。